查看原文
其他

《半月谈》点赞重庆大学 “文化育人,刮起青春风”

重庆大学 2022-06-11


3月25日,《半月谈》杂志以“文化育人,刮起青春风”为题深度报道学校作为全国首批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高校,将多种文化以新方式融入青年人学习生活,用红色文化浇铸青春之魂,用传统文化滋养青春心灵,用实践创新炫出青春亮色,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供了有力文化支撑。报道还被推荐到半月谈网站首页展示。


重庆大学学生在学习川剧艺术表演


半月谈记者 张桂林 柯高阳


思政教育如何深入、文化自信怎样树立、创新精神如何锻造,是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亟待求解的课题。作为全国首批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高校,重庆大学将多种文化以新方式融入青年人学习生活,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供了有力文化支撑。


用红色文化浇铸青春之魂


“重庆解放前夕,为掩护党的地下斗争,沙磁区学运特支书记刘国鋕与重庆大学女学生曾紫霞假扮恋人,开展校园学运工作……”去年11月,由重庆大学学生原创的有声漫画《红岩声漫·红色恋人》甫一推出,就成为校园网络“爆款”。


“随着95后、00后走进大学校园,形式单一的思政理论课已经不能满足需求,亟须以参与、互动、沉浸式的校园文化为切入点,打造‘大思政课堂’。”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冯业栋说。


在重庆大学,校史资源成为红色文化思政教育的“富矿”。“解放战争时期的红岩英烈中,有7位是重大校友。”冯业栋说,学校充分挖掘学校发展史中的红色基因,引导同学们从中汲取奋进力量。


近年来,以“红岩精神”为代表的艺术创作、读书班、故事会等日渐成为重庆大学校园文化生活主旋律,越来越多的师生参与其中。学校还与重庆红岩联线共同策划举行“红岩革命故事展演”,演出已走出校园,走进重庆、四川、湖北等地高校和机关单位,网络直播点击量超500万人次。


用传统文化滋养青春心灵


练身段、甩水袖、化舞台妆、扮演角色,在重庆大学艺术学院一堂名为“川剧艺术与表演”的通识课上,来自不同专业的30多名同学开始了一学期的“川剧艺术体验之旅”。


“新生代大学生成长于互联网时代,能便捷接触到各种流行文化、外来影视作品、西方文艺等,有时反而对中国传统文化、文艺缺乏感受和认知,影响到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的树立。”重庆大学党委常委、宣传部长胡学斌说,为此,学校在完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体系的同时,大力营造“中国风”校园文化。


成立于2009年的幽兰戏曲社,是重庆大学30多个传统文化类社团之一,社团成员有一半以上来自土木工程、生物工程等理工科院系,大家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聚集到一起,琢磨川剧变脸和吐火等技巧。重庆川剧院派出专业演员帮助同学们训练形体、台步、唱腔,指导排演剧目。


重庆大学教工部副部长彭述娟说,学校开设的川剧课、传统文化经典导读等一批通识课程,每学期的选课名额很快报满;一年一度的传统文化作品大赛持续“火爆”;川江号子、民间美术、民族音乐等成为重庆大学一张张闪亮的文化名片。


用实践创新炫出青春亮色


重庆大学明月科创实验班大二本科生曹茂,最近的日程忙碌且充实。痴迷飞行器的他,在大一学习了机器人工程、人工智能、数据科学等多学科专业知识后,正尝试造一架具有精准测距功能的无人机。


曹茂所在的明月科创实验班,源于重庆大学与重庆两江新区合作开展的一项新工科教育实验,由地方提供培养资金、孵化资源,跨界联合培育科创领军人才、科创种子项目,首批30名学生入选。


“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的人才。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,高校的创新文化培育和实践育人导向至关重要。”重庆大学副校长卢义玉说。


近年来,重庆大学大刀阔斧修订人才培养方案,鼓励多学科交叉、探究式学习,同时要求本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15%、理工农医类不少于25%。


“春风化雨无声,文化铸魂育人的力量是无穷的。”冯业栋说,全面实施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以来,重庆大学文化育人的成效正在显现,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郁,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。




半月谈《文化育人,刮起青春风》


新华社《半月谈 | 文化育人,刮起青春风》

点击文字即可跳转原文


来源:《半月谈》

编辑:陈睿迪 刘冉阳

审核:蒋研川


//  推荐阅读 //


标兵开讲啦|新鲜出炉的大学“制霸”秘籍

快戳!一文读懂如何与挖矿病毒说“拜拜”!

一周要闻 | 重庆大学3月第三周新闻回顾

名师在校园 | 吴冠中先生在重大

重庆大学新增1个“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”和3个“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”培育创建单位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